來源:人民網、鳳凰網
作者:楊中旭
粉碎“四人幫”,華國鋒和葉劍英的聯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但在1976年之前,兩人并不熟悉。那麽,華國鋒和葉劍英是怎樣走到一起的呢?
1976年1月10日夜,一個中等個頭的男子出現在朔風呼号的天安門廣場。從外表看,他與廣場上的老百姓沒有什麽區别。
那晚的廣場人山人海。在官方似乎刻意降低兩天前辭世的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的治喪規格的情況下,人們自發湧向天安門廣場,表達對周總理的哀悼之情。
“文革”開始整整10年之後,壓抑在人們心頭的憤懑情緒已燃到了頂點。
周總理病重時,鄧小平曾經給大家帶來希望。但好景不長,從1975年底起,鄧小平的“鋼鐵公司”開不下去了。
那個中等個頭的男子,默默地走在送花圈的人流中,觀察着身邊的人。
在場的人沒有誰知道他的身份,甚至他自己也不曾預料到,自己會爲9個月後粉碎“四人幫”做出一份獨特的貢獻。
01
這個人,是熊向晖。
就是潛伏在胡宗南身邊十餘年、被毛主席稱爲“一個人頂幾個師”、後來被譽爲中共情報戰線“後三傑”之一的那個傳奇人物。
當時,他的公開身份是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多年地下工作的曆練,使熊向晖很少情感外露。據他的女兒熊蕾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甚至在家中,也很少看到父親情緒上的波動。
熊向晖(左)潛伏在胡宗南(中)身邊任機要秘書
但從1975年的秋天開始,25歲的熊蕾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父親的焦慮。在家中,熊向晖常常歎氣。
熊蕾知道,這是因爲周恩來的病情加重、鄧小平的日子變得艱難、極左派愈發嚣張所緻。
以往很少聚會秋遊的熊向晖,此時去八火處、香山“遊玩”的次數比往年明顯增多。
同行的人,通常是一些可以交心的老戰友。
說是秋遊,實際上并沒有觀賞風景,而是互相唉聲歎氣。
熊向晖、谌筱華夫婦
還有一次,熊向晖在和羅青長通電話的過程中,談到總理的病情,說着說着就開始流淚。這給熊蕾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在女兒的記憶中,幾乎找不到父親流淚的片段。
事實明擺着,老幹部這股政治力量正在陷入群龍無首的危機。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高層政治鬥争中能夠對“四人幫”有效制衡的,隻有這些開國元勳們。
他們中間,熊向晖對周恩來還有着特殊的感情。
熊向晖(右一)和周恩來
周是中共情報工作創始人、新中國外交戰線的領導人,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熊向晖最爲敬重的長者。
他和老戰友們猜測着,鄧小平再度靠邊站以後,誰會接任總理。
誰接任總理,對當時的中國至關重要。按照國務院的排位,周、鄧之下,就是張春橋了。
熊向晖等人聚會之時,一是出于安全,二是出于輕蔑,對張春橋一直以“眼鏡”稱之,而那個女人的名号,則是“三點水”。
如果“眼鏡”接掌行政權力,這個國家會繼續亂成什麽樣子?老百姓要接着吃多少苦頭?
對這一局面,老幹部們有束手無策之感。
不僅如此,另一位老幹部的領軍人物、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葉劍英也陷入了困境。
葉劍英
“三點水”在一些高層級的場合公開宣稱,她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四川(鄧小平),一個是廣東(葉劍英)。
“四川”既倒,火力開始向“廣東”集中。
“四川”與“廣東”兩個敵人的說法,熊向晖還是從葉劍英那裏聽來的。
他們的交情,始于1969年。
被誣稱“二月逆流”幹将的4位老帥陳毅、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受毛澤東指示,集中研究國際形勢。
熊向晖由周恩來總理指派,給4位老帥當助手,集會數十次,從未缺席。思想感情和立場的一緻,使熊向晖很快與4位老帥變得無話不談。
1976年1月21日,熊向晖見到葉劍英。葉帥告訴他,自己的處境現在也變得很困難。
熊向晖的朋友很多,身處決策層的朋友也不少。“文革”中,4位老帥是他的摯交,改革開放之後,政治局常委當中亦有他清華的校友。但他有一條原則:
你隻要還在位,我就不會去找你;如果你有事,請随時找我。
熊向晖和家人
這一次,也是葉帥主動找來熊向晖吐露心扉:
政治局的“批鄧”讓他爲難,參加吧,沒話好說;不說話呢,又不好辦。
此時,鄧小平已經實質倒台,“四人幫”風頭正盛。有人建議葉帥,到南方去避一下風頭。葉帥因此想要去廣西。
葉帥處境艱難,無疑加重了熊向晖的憂慮。
他問葉帥:如果你去廣西,軍委怎麽辦?
葉帥回答:軍委我還可以掌握。
熊向晖的建議後來得到葉帥的采納:
不去南方,留在北京,稱病不出,進可攻,退可守。
随即,葉劍英以健康爲由向中央請假。
葉劍英和女兒下棋
02
就在與葉帥會面13天後,一個幾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任命,讓熊向晖們的焦慮情緒變得更爲複雜。
2月3日,經毛澤東提名、政治局同意之後,華國鋒出任國務院代總理。
5天之後,葉劍英告訴熊向晖,他雖然不了解華,但是已經給主席寫信,擁護對華的任命。
和大多數人一樣,熊向晖慶幸大權沒有落到“那些人”手中,但心中的疑慮又增添了一層。這個平步青雲的華國鋒究竟是什麽人?他和“那些人”是不是一夥的?
老幹部們的往來仍很頻繁,但沒有人能說出華國鋒的政治傾向。
很快,熊向晖得到了與華國鋒相處的機會。這個機會,源自楊振甯的來訪。
周恩來向來重視科學工作,楊振甯與李政道等知名華裔科學家每次訪問故國,都能見到周恩來。如今周總理已經病故,誰來會見楊振甯,成爲接待方負責人熊向晖亟須請示的問題。
他的電話先是打給華國鋒的秘書。很快,就接到了華國鋒要他當面彙報的指示。
4月17日淩晨2時許,在人民大會堂,熊向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了這位新任總理。
毛澤東、周恩來和華國鋒
他先給新任總理講了楊振甯此前在上海的故事。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的徐景賢在會見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時,大談“批鄧”,并送給楊一批複旦大學“批鄧”大字報選。
這時,華國鋒開腔了:何必送那些東西呢,不能強加于人嘛!
最初安排楊振甯訪華事宜時,華國鋒還是副總理,科教屬于他分管的範圍,就确定由他會見。
而現在,他的身份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楊振甯不是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似乎不宜成爲他擔任國務院總理後首先會見的人。
但華國鋒說:原來安排是我見,我不見,誰見呢?
熊向晖很敏銳,他揣測華國鋒的意思是:不讓張春橋見。因爲按照國務院排位,華國鋒之下,就是張春橋。
接下來,兩人讨論了陪見人員名單。
華國鋒問,楊振甯跟哪些人熟?
熊向晖提出了科學院方面的吳有訓、張文裕,北京大學的周培源,外交部的喬冠華。于是定了下來。熊向晖自己也參加陪見。
當晚9時30分,華國鋒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會見了楊振甯。談話至11時20分結束,110分鍾的時間内,沒有談一個字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盡管華國鋒也談到了天安門事件,但熊向晖注意到,華國鋒沒有說鄧小平是天安門事件的後台,這與當時的主調無疑有着雲泥之别。
“華國鋒沒談批鄧,我當時沒了解有什麽意義,現在看了熊蕾的文章,知道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多年後,楊振甯這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華國鋒(前排中)會見楊振甯(前排左三)
回到家,熊向晖把自己的判斷告訴熊蕾:華國鋒不是極左派一夥的!
熊蕾相信父親的眼力。她回憶,父親還在胡宗南身邊擔任機要秘書時,對妹妹的一個同學一見鍾情,第二面就表露了愛意,同時坦承自己是地下黨。
“父親當時對母親說,我相信你不會出賣我。”熊蕾告訴記者。
有點興奮的熊向晖把自己的判斷告知圈中朋友,引起了圈中一人的莫大關注。這個人,是葉選基,葉帥的侄子,總參二部參謀。
熊向晖另一個很少爲人所知的身份,恰恰是總參二部的副部長。圈中老友羅青長,是這個軍隊情報系統的主管,正部長。
葉選基當時身負另一項使命。4月2日,葉帥在和熊向晖談話時提到:在這個非常時期,熊向晖到他那裏會引人注目,多有不便。以後還是讓侄子選基到熊家去,溝通消息。
在得知熊向晖對華國鋒的初步印象後,6月4日,葉選基和葉帥的女婿劉詩昆來到熊家。
葉選基說,葉帥長期病休也不好,華國鋒貴爲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華、葉兩人最好能見上一面。我們說話沒分量,希望熊叔叔和伯伯談一談。
3天之後,葉選基來接熊向晖,前往葉帥在西山的住所。熊向晖帶上了兩份材料,決定向葉帥挺華。
熊向晖和葉劍英
關于熊向晖同志向葉帥彙報對華國鋒政治态度和立場的看法,《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專此問訊葉選基同志,答複是事實。
葉劍英看到的第一份材料,是華國鋒1975年9月26日在聽取科學院領導彙報時的插話。
這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調子,和同時在會上講話的鄧小平完全一緻。
他首先談到三大革命、四個現代化都要靠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院整頓很有必要。
随後對批判基礎理論研究的事表示不滿:依靠工農是對的,可是把專業隊伍搞得一塌糊塗,有些人不得不離開實驗室,科技人員不敢看外國書,思想有顧慮。
最後,他對極左派鼓吹的上海經驗也提出了質疑:他們搞“三突出”,學上海的經驗,學那個?!
熊向晖對葉帥說:你看他這些話,講得很尖銳啊。
第二份材料則是華國鋒會見楊振甯的談話記錄。
熊向晖還告訴葉帥兩件事:
一件是“文革”期間公安部的一件命案,涉及高級幹部,華國鋒的處理很得當。
另一件,就發生在公安部命案處置的第二次會議後。一邊步出人民大會堂,華國鋒一邊問熊向晖,怎麽好久不見老羅(羅青長)了?
在得知羅青長身體不佳、政治上被邊緣化、無法住進北京醫院之後,華、熊二人已經走到人民大會堂外的台階上。
華國鋒站住,就在台階上坐下來,從公文包拽出一張紙,寫了個條子:北京醫院并報(衛生部)劉湘屏部長,安排羅青長同志住院。
“你看他這個作風也很好啊。”熊向晖說。
葉劍英颔首:“這個人,是含而不露。”
熊向晖建議:“華國鋒立足未穩,葉帥是否幫他一下?”
葉劍英說,他會去見見華國鋒。
03
1976年7月28日淩晨,唐山大地震。當天下午,葉選基來探望熊向晖,并且告訴他,葉帥已經見過了華國鋒。
葉選基說,華、葉會面之後,葉帥贊賞熊向晖“說得對、看得準”。
8月15日,應葉帥之邀,熊向晖再赴西山,兩人在地震棚裏交談。
葉帥告訴熊向晖,7月份的政治局會議上,華國鋒不露聲色地支持了與“四人幫”意見相左的葉劍英。
葉劍英
在政治局起草關于毛澤東健康問題的通知時,“四人幫”堅持要寫進“毛主席病情比較穩定,不久就可以康複,主持工作”這句話,葉劍英和汪東興表示反對。
華國鋒當時未置可否。
但後來葉帥看到發出的電文,不禁一樂。他不同意的那句話,電文裏沒有。
葉劍英還說,華國鋒本來要來拜會他,但考慮到華國鋒出行目标太大,葉帥遂親自登門。未曾想,葉帥抵達華府時,華國鋒已經候在門口——當時沒有手機,華國鋒隻能估計時間,提前守望。這讓葉帥很是感動。
及至葉帥下車時,華國鋒親自上前攙扶,扶着葉帥步入院子,到客廳就坐,并且稱葉劍英是“九億人民的元帥”——又令葉帥動容。
交談中,葉劍英先是抛出了治國方針的問題,華國鋒的回答很讓他滿意,尤其是,他談到了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這無疑是在修正“文革”路線。
而在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上,華國鋒的表态讓葉劍英心裏更有了底:除非主席有指示,人事問題一概不動。
當時的背景是,極左派正在醞釀,從上海向中央各部委的領導崗位安插人員。若要擋住極左派的蠢蠢欲動,絕非易事。
輪到華國鋒向葉帥征求意見的時候,葉帥的回答異常簡單:注意民兵——極左派在動不了軍隊的情況下,民兵異動成爲葉帥最爲擔心的事情。
華國鋒和葉劍英
葉劍英告訴熊向晖,他對和華國鋒的這次見面和談話,非常滿意。
10月6日晚問,“四人幫”被一舉粉碎。葉選基和葉劍英次子葉選甯一起,乘車前往西郊機場、永安裏,分别告知葉帥家人喜訊。
晚10時左右,葉選基給熊家打來電話:四個壞蛋抓起來了,伯伯要你注意動向,現在不要告訴别人。
值得一提的是,葉選基知會熊向晖在先,告知家人在後。
熊向晖當時已經就寝,聽到喜訊後把全家人都喊了起來,還一叠聲地喊老伴開啓葉帥贈送的茅台酒,自斟一杯之後,一飲而盡。
次日清晨7時30分,葉選基趕到王震家中告知之時,王震尚未起床。這個堅持與“四人幫”對抗的鬥士激動得幾難自已,并立即趕往陳雲家中報信。
10月8日早晨,葉選基再次來到王震家中,發現這位三五九旅的老旅長手中多了兩個核桃,并不停把玩。
看到葉選基納悶的表情,王震大笑:
這是陳雲送給我的,他讓我慢慢說,手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