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命運迎來終局,清盤令後是否還有自救餘地?
曾經的房地産巨無霸,如今可能要面臨解散的結局。據央視新聞,1月29日,香港法院向中國恒大(03333.HK)發出清盤令。消息一出,恒大股價跳水,大跌20.87%,報0.163港元,市值僅22.18億港元。同時,港股恒大系恒大汽車、恒大物業盤中停牌。 2022年6月,佳盛環球最早向香港法院提出對恒大的清盤呈請。恒大先後7次對清盤聆訊提出延期,最後一次提出在2023年12月4日,并押後至2024年1月29日舉行。 彙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表示,法院一旦信納已符合《公司清盤條例》第 177(1)條所載其中一項要求(包括公司無力償還債務),便可對該公司發出清盤令。法院會考慮債權人的意願以及公平公正原則。在強制清盤期間,所有針對公司的訴訟程序及債權人的行動都會自動中止,除非法院批準此類程序開始或繼續。此外,董事的權力将會被暫停,而受法院監督的清盤官将負責收回及變現公司資産、調查公司事務、裁定債權人的申索,以及從清盤産業中分配給債權人。一旦公司完成清盤,清盤官将向法院申請免除清盤官的責任及解散公司。 被下達清盤令,是否意味着恒大迎來“全劇終”?有資本市場人士向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理論上不是,恒大還可以提起上訴”,但清盤的程序并不會被暫停。 黃立沖也表示,在法官頒布了清盤令後,會提名清盤官,并接管公司業務。在這個過程中,若恒大還能提出一些新的重組方案,有白武士入場,在獲得清盤官的支持後,再提交到法院和債權會議,還是有可能取消或暫停清盤令的。 不過,業内認爲,恒大如此龐大的債務下,出現白武士的可能性并不大。截至2023年6月30日,恒大的主營收入約爲1281.8億元,淨虧損合計392.5億元;負債總額達人民币2.39萬億元,剔除合約負債人民币6039.8億元後,負債約人民币1.78萬億元,較2022年剔除合約負債後的負債規模1.72萬億元增加了約678.3億元。 自2021年12月開啓境外債務談判至今,恒大推進境外債務重組已兩年有餘。2023年3月時,恒大提出了債務重組方案,原定于同年8月舉行的債權人會議則因恒大汽車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動作而多次推遲。同期,恒大主要境内附屬公司恒大地産因信披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恒大因此無法滿足新票據的發行資格。 多重因素影響之下,2023年12月15日,恒大公告稱,于2023年4月3日簽訂的每一份重組支持協議的期限已到期,且并無被延長。恒大同時表示,公司及其顧問将繼續與公司各利益相關者進行讨論,以期就公司境外債務的整體重組達成一緻的協議。但截至目前,恒大的債務重組仍無更多進展。 來源:第一财經 作者:鄭娜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
上一篇:金融支持農企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