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管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本報記者 于 泳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要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從2003年第一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成立算起,保險資管業經過20年改革探索,逐步在管理長期資金、大類資産配置、絕對收益策略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投資體系。 來自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7萬億元,比2003年的8739億元增長了30多倍。從投資收益來看,近10年保險投資年均财務收益率達5.28%。保險資管業在支持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和保險主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獨特作用。
堅持服務實體經濟 近年來,保險資金已經建立了标準化證券投資和債權、股權、資産支持計劃等多種投資形式,投資行業涉及交通、能源、金融、通信、環保、養老不動産、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領域。 保險資金積極發揮另類項目投資能力,支持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例如,泰康資管自成立以來先後推出400億元招商局輪船股份股權投資計劃、360億元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項目、300億元成都發展基金項目、160億元京滬高鐵股權投資項目和100億元京滬高鐵債權投資項目等,爲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長期資金支持。 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保集團戰略部主要負責人張寶輝表示,中國人保更好發揮保險投資對制造業的支持作用,截至2023年11月末,中國人保服務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投資規模已超2400億元。 華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平介紹,華泰資産先後與中國華電、中國商飛、中國遠洋、中煤集團、中交集團等開展合作,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近10年來,共注冊登記保債計劃和資産證券化(ABS)近5000億元,其中涉及服務實體經濟的債權投資計劃近3000億元,并創設了華泰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
上一篇:“蹭熱點”的冷思考
下一篇:跟緊二手車行業變革浪潮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