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CPI同比漲0.2% 專家料今年溫和回升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12日公布,2023年12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降幅收窄至0.3%,全年CPI比上年上漲0.2%。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的專家預計,随着宏觀政策發力、社會需求回暖,2024年中國物價水平将溫和回升。 圖爲江西南昌一超市内,市民在挑選商品。 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從同比看,2023年12月份,中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指出,食品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43個百分點,是帶動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從環比看,2023年12月份,中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爲上漲0.1%。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9%轉爲上漲0.9%。雨雪寒潮天氣影響鮮活農産品生産儲運,加之節前消費需求增加,導緻鮮菜、鮮果及水産品價格不同程度上漲,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 當月,非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受國際油價持續下行影響,國内汽油價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擴大1.9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17個百分點,成爲拉低CPI環比漲幅的主因。 總體而言,過去一年中國CPI處于低位。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爲,豬肉和原油價格回落,加之高基數影響,對物價構成拖累。他看好豬肉價格逐步改善:一方面,豬肉價格持續回落下,部分虧損嚴重養殖産能有序退出,市場機制将推動生豬供需再平衡;另一方面,國内消費動能恢複,物價将逐步回升。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預計,短期内中國物價水平或仍維持低位,但在宏觀政策同向發力和提質、擴量、增效背景下,疊加基期效應逐步常态化、社會有效需求回暖、供給端波動收窄等因素,中期來看通脹中樞将在波動中逐步修複,回歸至高于2023年且更爲溫和、常态的水平。(完)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