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冬日吉林孕育“溫暖産業”:逆向思維推開創富之門

2023-12-04 38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12月4日電 題:冬日吉林孕育“溫暖産業”:逆向思維推開創富之門

  作者 石洪宇 李丹 張沫涵

  在白雪覆蓋的大棚裏,“90後”李美玲熟練地爲仙人掌除草、采摘嫩片、檢查長勢。盆裝的仙人掌在架子上依次排開綠意盎然,與室外的銀裝素裹形成鮮明對比。

  實際上,在李美玲居住的吉林省德惠市朝陽鄉,仙人掌并不是優勢種植品種。當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漫長,而仙人掌喜溫暖幹燥,耐幹旱卻不耐寒。“市場缺少的商品,也就意味着商機。”她認爲。

  和喜歡鮮花的年輕人不同,李美玲喜歡仙人掌代表的“頑強生命力”。起初,她隻是在家裏養了幾十盆當作愛好,還在網絡上分享養殖心得和圖片。直至有網友表達了購買意向,她才意識到“錢景”,便以此創業,擴大種植規模。

  改良土壤、選育品種、增加光照……年輕人對于技術的學習和掌握頗有效率。即便在寒地,李美玲種植的仙人掌兩年左右就能開花,還可按既定造型生長。目前,她的仙人掌園裏已經有了400多個品種,銷往全國各地。

  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像李美玲一樣來自中國東北鄉鎮的青年們,近些年敏銳地捕捉到不少商機。有專家認爲,年輕人興趣愛好多元化、“悅己經濟”逐漸興起,都在孕育新的市場機會。

  同樣在德惠市打拼的劉士城、楊雪夫婦,創業時間要比李美玲早上幾年。在朱城子鎮沿河村,這個家庭是有名的玫瑰種植大戶。盛夏時,玫瑰花會鋪滿大片土地。

  入冬後氣溫驟降,當地早已迎來降雪,夫妻倆每天都在關注大棚裏的溫度。“現在要做好防寒保暖,才能保證來年玫瑰的産量和質量。”楊雪解釋。

  這對夫妻認爲,如今的玫瑰不屬于稀缺商品。但随着年輕人“逢節便過”,某一時間段對玫瑰的需求會出現爆發性增長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