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聞社香港電:香港鏡報月刊主辦的第十一屆傑出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于2025年4月1日在美麗華酒店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莅臨主禮并緻辭。來自海内外數百位著名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共襄盛典。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先生、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廣兆先生、中聯辦文體宣傳部副部長林枬先生、香港文聯副主席王無際先生、珠海市台港澳事務局副局長曾铮先生、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先生、香港電子業商會常務副會長蘇永強先生、香港品牌發展局榮譽主席陳國民先生、英藍集團主席于志強先生、菲律賓威龍集團主席陳祖昌先生、海雅集團主席塗輝龍先 生、鏡報副董事長徐小英女士、 鏡報執行社長徐新英女士、鏡報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委員會主席徐世和博士、鏡報策劃總監吳曆山醫生等擔任主禮嘉賓 。
這次評選活動共評選出了坤鼎集團邱明博士榮獲傑出企業家社會責任獎,10家企業獲得傑出企業社會責任獎,20家企業獲得傑出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獲獎,5家非牟利公司獲傑出社會責任獎。另外,共有14家企業蟬聯傑出企業社會責任獎,11家企業蟬聯傑出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其中來自唯一的酒業公司遵義醬君山酒業公司董事長許蓓女士代表老泓醬酒出席頒獎典禮。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鏡報執行社長徐新英發表緻辭,坤鼎集團主席邱明先生亦發表獲獎感言,第十屆獲獎企業家英藍集團主席于志強先生也分享了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寶貴經驗。
鏡報執行社長徐新英感謝梁振英副主席十多年如一日對《鏡報》的鼎力支持。梁副主席是社會責任的身體力行者,近些年他率領共享基金會奔走于全球有需要的地區控病赈災,展現的正是這種「民心相通胸懷天下」的社會責任擔當。十餘年來,《鏡報》圍繞「社會責任」理念還舉辦了一系列「學校社會責任」和「青少年社會責任推廣大使」的評選活動。2020年至今,《鏡報》又攜手閩港澳台僑地區「政、企、校、媒」成功主辦了三屆「閩港澳台僑青少年社會責任推廣大使」的評選活動和兩屆「閩港澳台僑校長論壇」。2023年5月,《鏡報》聯同福建師範大學、福建省僑聯、福建省台聯等單位在福州共建了「閩港澳台僑社會責任推廣基地」,爲今後推廣社會責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會責任的理念得以傳承與升華。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近些年,他曾與成立7年的「 港 産」 國際醫療慈善機構「 共享基金會 」旗下的義工以及不少退休紀律部隊人士奔赴墨西哥城市洪都拉斯,協助當地政府抗疫;基金會主力還在亞非地區執行「 全面消除白内障緻盲項目」,至今已經免費完成超過一萬例複明手術; 另一項基金會引領的「登革熱防控項目」也将慈善福音帶到東帝汶和中老鐵路範圍,爲當地人民布置防蚊裝置。這些慈善公益舉措都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肯 定 。
他感慨道「路很遠,但心相近」。越來越多中國人的産品、資金、技術和生産線走向世界的同時,中國人的善心和人文關懐也正在走向世界。于2018年創辨的「共享基金會」,就是爲了集結民間力量、展現香港優勢,促進「民心相通」。以基金會爲榜樣,他認爲:在座的企業家要做到「看”——看到社會百姓所需、留心觀察社會情況、牢牢把握社會責任感,還要做到“爲人所見”——将責任心帶領下的項目落到實處,讓本港甚至全球老百姓的雙眼看見你們的付出。
他還談到,今年3月5日 李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 支持港澳地區深化國際合作教育」。 争對這一要求,除了金融商貿往來合作領域 ,我們亦要思考科技、藝術、 體育、文化這些領域中非金融、非牟利 、 社會慈善公益方向的工作。中國人有句古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中國的國際勢力與地位 日益強盛,現在是我們兼天下時候。在此,我呼籲各位傑出的企業家們肩起社會責任,持之以恒、不遺餘力地完成社會工作、回饋社會 。
坤鼎集團董事長邱明博士稱,作爲一家專注于爲大型跨國公司提供物業定制,爲地方政府提供國際招商的商業服務企業,坤鼎集團始終與中國産業發展同頻,秉承産業初心,以「連結全球資源,賦能中國智造」爲使命。榮獲「傑出企業家社會責任獎」的獎項 ,讓他想起三個關鍵詞:傳承、突破與責任。傳承的是所有華 人勤勉務實的商業精神;突破是在創新園區發展實踐中,構建與時俱進的産業生态;責任是堅守初心,以産興城、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承諾 。
英藍集團董事長于志強首先向《鏡報》創始人徐四民先生緻敬。他說,年長的人們都會記得,在80年代政協會議上,徐|四民先生的赤心诤言,爲中國社會開啓了「誠實誠言」之風 , 推動了改革開放、國家進步。今天的我們,感恩那一代人的努力。正是他受到過往先輩們事迹的感動,他和英藍企業的發展曆程中,非常重視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意識,所以英藍發展曆程中每一個項目的選擇都不完全以盈利爲目的 ,而是爲社會,爲環境,爲文化做出貢獻 。( 編輯:劉玉磊 責編:韓同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