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3日电 秋阳斜照,华北平原广袤的土地上,石港城际铁路如巨龙蜿蜒伸展。在阜城南站桥面上,预制网格长常晓冬和网格员陈一正在认真检查刚刚安装完成的桥梁栏杆。望着眼前整齐划一的线路,陈一难掩激动:“为了这一刻,我们这半年的付出,值了!”

2025年是中交一航局石港城际站前二标项目桥面系施工全面推进的关键年。根据年初计划,项目需在10月底前完成所有预制构件施工。面对30多种型号、总计40多万块的遮板、盖板、栏杆立柱等预制任务,团队一度感到压力重重——在6个月内完成场地布置、设备安装、预制生产与出库,挑战不可谓不大。

转机来自项目部推行的穿透式网格化管理,即以网格长和网格员为核心,充分联动协作队伍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专职安全员则独立履行监督职责,构建起“2+N+1”管理架构,实现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的闭环管理。机制理顺,效率提升。仅用半个月,预制场便顺利投产。当第一批印有“石港城际”首字母的电缆沟盖板打包出库时,常晓冬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构件型号繁多,又要同时保障多家安装队的供应,如何精准调度、避免积压或缺料,成为摆在预制网格面前的一道难题。常晓冬主动与施工队伍沟通,发现关键在于“将需求前置”——在释放产能的同时,紧密结合现场实际进度。

经过反复研讨,“订单式生产”模式应运而生。通过精准对接现场需求、灵活排产,整个生产周期内库存压力降至最低,高峰时期单日供应构件超3000件,有力保障了桥面系施工进度。最终,所有预制任务按期完成,为后续铺轨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