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4日电(通讯员:迩宣)日前,2025年第一批次青岛市“文明市民”名单公布,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职工王殿文入选。该同志曾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中交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港珠澳大桥建设功臣等荣誉称号。
世纪工程的亲历者
2011年,工作刚满3年的王殿文服从工作安排,来到港珠澳大桥项目建设现场担任调度一职,成为这项世纪工程的建设者和亲历者。虽曾参建京沪高铁、石武客专,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但骤然面对这座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他“攀登”起来仍感觉到压力山大。从技术主办到调度,他一直坚守施工最前沿,长期驻守人工岛,创造了连续六个月不下岛的纪录。
2015年3月,港珠澳大桥8万吨重E15管节安装迫在眉睫,王殿文也迎来了工作上的“大考”。数十艘船舶同时施工,给时任船舶调度的他带来巨大挑战。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王殿文铆足一股不认输的劲,配合施工团队抢时间、比毅力,摸查每艘船舶的每个角落,整理出一整套更详细、更符合需要的资料,为项目团队战胜狂风巨浪、查找回淤来源、探索应对措施、挑战世界精度提供了安全和设备保障。
磨剑7载,参建港珠澳大桥,王殿文在成长中协同项目团队成功登顶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海底巨龙”的建设者
2018年6月,圆满完成港珠澳大桥施工任务后,他带领团队从南海之滨奔赴北国渤海。身为开拓者,在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实现海底沉管隧道零的突破是他和团队此次的目标。
作为项目经理,从一开始,王殿文和项目领导班子便明确了“打造一流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管理团队”的目标。他认为,一流的团队不仅要有过硬的看家本领,更要有扎实的管理基础和极高的管理水平。他着力打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以技术创新、精细管理、党建引领为抓手,在建设沉管隧道现代产业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超前、充分的筹备工作得到了丰厚的回报。2020年12月9日,E1管节安装完成,填补了我国北方寒冷条件下沉管隧道施工空白;单节沉管浮运安装仅用12个小时,两个管节安装周期仅为16天,40天3节、1年12节,仅20个月就完成了所有18个航母级沉管精准安装任务。王殿文和项目团队创造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史上安装速度最快、用时最短的新纪录,推动我国跨海沉管隧道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国产化方案的探索者
十几年奋战在沉管隧道施工一线,王殿文深知“吃饭的家伙”必须要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他积极践行“交通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领团队走创新之路。在他的带领下,技术团队结合施工需要,自主研发整平船自动定位与调平系统、沉管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关键部位、复杂工艺的可视化。他牵头设计改造沉管水下电缆插座,主持完成全漂浮碎石基床整平、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技术研发等专利、工法十余项,填补了行业空白,用国产化方案助力大连湾海底隧道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破解核心部件国产化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他一直奔跑在路上。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展望在前,激励着以王殿文为代表的一众向海之人,不畏艰险,持续疾驰在交通强国建设的路上。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