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4日电(通讯员:张恒)走进山东淄博中德职业教育学校项目,不同于印象中的“建房子”场景,这里没有飞扬的尘土,更没有轰鸣着的挖掘机、推土机等。“我们最大程度减少了现场的施工,让建筑和城市一起绿色生长。”中交一航局淄博项目总工范学吉说道。

作为淄博市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民生与发展工程,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山东淄博中德职业教育学校项目总建筑面积6.92万平方米,包含实训楼、教学楼等7栋楼体。由于项目位于淄博市核心位置,附近就是学校和居民区,对环保要求严格,因此,项目团队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因地制宜对绿色施工进行全过程、全要素统筹。

“传统砖混式建筑结构现场施工扬尘、噪声问题突出,环保性较差。”范学吉在项目前期策划会上说道。“钢结构和混凝土外墙板的装配式施工能够将项目整体的装配率提高到76%,有效减少现场施工污染,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少。”项目负责人李鹏说道,项目团队一致同意将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施工的重要抓手。

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骨架,钢结构的选材至关重要。项目团队通过查阅资料、模拟施工,选择高强度钢板制作,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不仅提高了强度也降低了建筑的自重。在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可以减少材料浪费,无需水泥砂浆等材料,从根本上避免了尘土飞扬、废物堆积和噪声污染等问题。

“学校的‘骨架’搭建好了,我们下一步就要给他充实起来。”范学吉看着7个充满科幻风的“钢铁巨人”说道。项目所需的混凝土外墙板均由预制工厂加工生产,现场只需开展吊装施工,范学吉为保障安装质量,每天来回穿梭在工厂和施工现场,对现场安装过程中发现的制作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在进行教学楼和行政楼混凝土外墙板安装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麻烦。”工程部部长徐佳辉回忆道。由于这两栋楼体位于地下车库附近,车库顶板尚未安装完成,现有吊机的吊距隔着车库无法将外墙板吊装上去,且单个外墙板最少也有两吨重,必须再引入合适的吊装设备。

为避免现场出现窝工,范学吉和技术主办立即开展数据验算、BIM模拟等,确定好参数要求后,通过走访当地设备市场,采用了大吨位汽车吊作为吊装设备。“师傅,下钩!”吊机进场后,徐佳辉先和吊车司机确定了每块外墙板的具体安装位置,然后用对讲机指挥吊装,吊车根据指挥把外墙板放到控制线内,工人开始安装连接件,将外墙板与钢结构紧密焊接在一起。

“对我们来说,现场最大环保挑战,不是噪声扬尘,而是安装外墙板过程中的焊烟处理。”范学吉介绍道,项目16000余平方米的外墙需要在现场进行焊接组装,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若放任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等有害气体在户外扩散,将会对人体健康和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更何况周边还有学校和居民区,项目团队立即寻找解决烟尘处理的最佳方案。

一天,范学吉看到办公室里的空气净化器,突然联想到:“空气净化器可以将空气过滤,要是能在施工现场安装上‘净化器’就好了。”想法一经提出,项目团队打开思路,迅速考察比选。经过反复摸索和试验,一款焊烟净化器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该设备由风机、净化系统、吸气臂等部件组成,电焊施工时,有害粉尘和气体在风机引力作用下,通过吸气臂进入净化系统内部,火花分离装置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及废气中大颗粒粉尘进行拦截缓冲,再由空气滤芯对微小级烟雾和废弃气体进行过滤和分解,转换成无害气体,达到排气标准后,通过出风口排出。经过后续团队实验论证,有效解决了焊烟过滤难题。

除此之外,项目团队还积极采用光伏发电照明灯具、扬尘噪声监测仪和雨水收集系统等绿色施工技术,整体照明能耗降低30%,节水500立方米,项目独具特色的外墙保温材料还能使室内冬季室温较外部提升5摄氏度,极大减少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构建起了全方位的“绿色屏障”。

2025年9月19日,在团队的细致呵护下,山东淄博中德职业教育学校顺利通过联合验收,项目也荣获山东土木建筑学会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未来,我们还将开展绿色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让新的建筑形态和城市一起生长。”范学吉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