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4日电 两年前,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会上首次亮出红底金字的“平安福”锦旗,其左半部取自唐太宗草书“平”字,右半部融合书圣王羲之“安”字,以“平安是福”的寓意锚定安全文化内核。两年后,安全环保监督部经理庞印昆盘点成果时发现,这套文化载体已催生数十项省部级安全荣誉,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制度性力量。

海南项目部经理陆勇安将锦旗带回后,将其转化为区域安全管理的“引擎”。他签订《季度安全生产区域目标责任书》,明确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清单与履职标准,并将“平安福”作为月度优秀项目的流动红旗。这场围绕“彩头”的竞赛,推动了安全标准化建设、隐患随手拍等活动,使分散在海南全岛的项目形成协同管理网络。正如庞印昆所言:“‘平安福’既是祝愿,更是安全责任的军令状。”

东兴高速项目部进一步将文化触角延伸至施工班组。党支部书记翟成凯创新推出“平安福卫士”评选,为黄剑等严格遵循安全规范的一线工人佩戴专属臂章。这一举措将抽象的安全意识转化为可感知的荣誉,促使工友们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守护”。业主在检查时评价:“工人眼中的羡慕,说明这种看得见的文化比标语更有效。”

“平安福”推行两年间,企业累计排查隐患千余条,获评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全国“青安岗”等近30项荣誉。其成功关键在于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具体行动:锦旗激发管理者的责任感,臂章激活一线人员的参与感,而责任清单与评选机制则构建了闭环管理体系。

当“平安福”从会议室锦旗演变为工人臂章,它已超越简单的符号意义,成为串联企业战略与现场执行的纽带,以超越形式的创新让安全文化的本质回归。这种融合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实践,印证了“平安是福”不仅仅是美好祝愿,更是对每个家庭的责任承诺。正如安全文化所揭示的真理:真正的守护,始于制度,成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