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4日电 在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印尼三宝垄项目的工地上,机械的轰鸣声从未停歇,而一段跨越文化的爱意正悄然抽枝发芽。印尼姑娘缇娜作为项目部文控员,与中国企业相伴的数年里,不仅学会了用红灯笼装点春节、以月饼共度中秋,更从一沓沓施工图纸中读懂了东方特有的严谨。她的恋人阿勇是项目部的华人翻译,十年间以精准的译笔搭建起中印尼团队的理解之桥,被同事们称为“连心桥”。
两人的情感始于无数个共同加班的深夜。缇娜整理文件时总能看到阿勇在会议纪要前凝神工作的侧影,而阿勇也渐渐习惯了她悄悄放在桌角的热咖啡。一场暴雨成为感情的催化剂,当海水倒灌威胁到资料安全时,阿勇果断用塑料布覆盖文件箱,缇娜默契递上绳索,二人在雨水中筑起临时防线。此后,他们约定“绝不同时生气”,让情绪管理与工程进度一样保有容错空间。
项目攻坚期,两人常背靠背工作至凌晨。阿勇翻译技术文档的键盘声与缇娜归档资料的翻阅声交织成夜曲,月光为他们的肩头镀上银边。七夕之夜,他们漫步海堤,缇娜借秦观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告白,阿勇则以“愿并肩每个日夜”回应。没有鲜花礼物的浪漫,却有与工程建设同步生长的坚实温情。
这段感情如同他们参与建设的海堤公路,以文化理解为基础,以共同责任为结构。项目所在地正值旱雨两季交替期,当地民众期盼公路早日贯通以缓解洪涝与拥堵。
缇娜与阿勇的故事,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文交流的微观注脚,证明真正的连接不仅在于混凝土与钢筋,更在于心灵与心灵的相拥。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