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4日电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海南项目部经理陆勇安手持一份经营报告,其上清晰标注着业务已覆盖全岛8个市县,勾勒出“水陆并进、全岛经营”的一体化格局雏形。从十一年之前扎根三亚起步,到如今网络遍及琼州,这支团队用十年时间完成从“工程队”到“全域经营者”的蜕变。

七年之前,原三亚新机场项目部正式更名为海南项目部,标志着战略重心从零散项目转向全岛深耕。团队提出“铁三角”经营机制——每进入一个市县,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商务经理组成前沿小组,深度对接地方政府与业主,将“干工程”的单一目标升级为“拓市场、树口碑”的长期经营。这一转变背后,是对资源积累与品牌沉淀的清醒认知:唯有全域布局,方能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被动局面。

博鳌乐颐大道项目成为团队落下的关键一子。四年前,面对论坛配套工程半年完工的硬性要求,项目组采用三班倒、节点倒排的攻坚模式,最终在论坛开幕前实现高标准通车。这条从荒地蜕变的康庄大道,瞬间成为团队在全岛的“活广告”。随后,团队凭借履约口碑承接博鳌乐城排塘公园河道整治工程。技术团队创新运用“菌群移植”理念,以健康淤泥修复生态,并结合生态框护岸技术,将黑臭河道转化为水清岸绿的示范工程,彰显了团队在绿色基建领域的跨界能力。

随着业务延伸至国道G360定安至澄迈段等项目,项目部内部孵化出“创新工坊”“案例复盘会”等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技术与管理优化方案。其QC小组斩获全国质量管理奖项,印证了“创新提效”已融入团队基因。为进一步激发经营活力,项目部推行领导班子分片负责制,每位成员既管生产也抓经营,形成跨区域、多专业协同的平台型组织架构。

如今,从崖州湾的深海科技中心到三亚的生态治理工程,海南项目部的足迹已串联成网。每个项目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建造,更是民生服务与区域发展的纽带。这支团队以时间匠心,在碧海琼州间织就一幅持续延展的经营画卷——它证明,真正的深耕从不局限于单一工程,而是通过每一次高质量履约,将“扎根一方、服务全域”的理念注入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