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香港3月14日电 这是一座神秘的穆斯林区域。紧邻索马里的敏感位置,让人多了一些畏惧。它,就是肯尼亚加里萨郡。

而一航人同这里的渊源,则缘于一条纵贯肯尼亚东北部的加拉公路项目,这是一条连接肯尼亚内陆城市加里萨和港口城市拉姆的交通要道。项目部则把营地位置选在了几乎是所在标段公路里程最中间的位置,一片灌木丛林的深处。

初到这里的人,都会对这里的自然风光惊叹不已。漫天遍野的灌木丛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一队队的单峰骆驼穿路而过,淡定地不把任何行驶的车辆放在眼里。而时不时突然结对出现的野猪和神似小兔子的小鹿(羚羊),则自由的在这里享受自然的安宁。警惕但行动迟钝的它们只有在人类十分靠近后才匆忙逃窜,但员工们无暇欣赏这里的新奇。这个荒无人烟之地,成了他们来到肯尼亚后前所未有过的新考验。

“世间最近的距离,不是你和我住在隔壁,而是你和我都有一部对讲机。”职工们这样调侃。在肯尼亚如此偏远的地方很难解决手机信号的问题。于是对讲机重新派上了用场。

“小宝在不在?需要申请警察和国防军护卫去现场。”有人在对讲机里呼唤着公共安全负责人。“他不在15频道,换成16找频道他”,对讲机里传来了不知是谁的声音。原来,为了减少相互干扰,不同职能的人员则选用了不同的频道。而身兼多职的人,则不得不把多个对讲机带在身上。有时对讲机不够了,就得频繁调换频道。

“理杰在吗?”“理杰听到回复!”两部对讲机同时在现场主管王理杰的腰间响了起来。“喂,稍等,我先问下现场啥情况。”“在,请讲…”“没听清,再讲一遍…..”这些场景已经不知出现多少次了。有时大风四起时,对讲机里的声音也如同卷在了风沙里,让人听不清楚。几乎每天下来,王理杰的嗓子都是沙哑的。

信号塔成了项目部跟现场的连接桥梁,然而信号塔也就能扩散营地方圆20公里的位置。脱离信号塔一部对讲机只能接收两三公里范围内的信号。面对这条百余公里道路的施工,则早已超出了十数公里之外,则更增加了联络的难度。于是项目部只好尽量在各工点都安排人员,而警车则时刻在现场巡逻,以防“失联”人员遇到困难而无人及时得知。

后来他们发现,爬上集装箱屋顶,能收到微弱信号。但由于高处风大,对方常常根本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但总比没信号强吧。”于是,傍晚集装箱顶上三三两两打电话的人影成了营地的另一道风景。

后来,在项目部的积极联络下,营地办公区总算有了网络。但这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网络很不好用,在使用微信时连声音都发不出去,只能发些文字,又怎么指望依靠手机同外界进行工作沟通呢。

“微信中看到了我女儿,我眼泪快下来了。”施工现场负责人黄杰说。他今年一到肯尼亚,就马不停蹄直接来到了加里萨,离别时女儿哭啼不舍的样子,至今仍在他心里回放。那天,他利用难得的到加里萨城区办事的机会,同家人视频聊天,女儿见到了他,高兴得直叫爸爸。

小宝听见黄杰说完,正想爬集装箱顶,突然厨师老李跑了过来,说:“食堂供应商的车今天到加里萨,咱得派警车和国防军护送进来。”“好,我这就安排!”原来,由于这个地方距离索马里很近,外地的车辆只敢进城区,都不敢开进草原深处的营地。这也给后勤工作增加了诸多不便。好在,肯尼亚国防军就驻扎在营地旁边,这或多或少增加了人们的安全感。

夜渐渐深了,四周静了下来。出于安全原因,天一黑就立即停止了施工作业。有的职工在办公室整理着内页资料,有的在公共浴室里洗完澡后,相继回到宿舍,慢慢进入了梦乡。突然一阵枪炮声响起来了,一些职工吓得赶紧穿衣起床。

“别怕,国防军又在军训,上午已经通知了。”四个月前就来到这里的测量员小董这样安慰着下午刚来到营地的同宿舍员工小田。

“这里可真刺激啊!”小田仍心有余悸。

没错,这就是神奇的加里萨!草原,动物,不停止的风沙,不停响的对讲机,巡逻的警车,训练的军队….这些刺激的画面,构成了加里萨营地的别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