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共工新闻社电(记者龚全元 通讯员 彭波 陈记平 叶迦勒 )
近日,由中国港湾承建、中交三航局负责施工的印尼金光纸浆厂配套码头扩建工程配套预制场提前65天顺利完成全部预制构件生产任务,为工程建设按期推进赢得了宝贵时间。
自预制任务启动以来,项目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开展作业。在原材料供应、模具准备、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养护脱模等各个环节,全面执行标准化流程,有效保障了构件质量与生产效率。
为应对预制工期紧、重复劳动量大的挑战,项目部积极落实公司属地化用工策略,实行“中方技术带班 + 印尼劳工”的混编模式。各施工班组广泛吸纳本地工人,高峰期印尼工人用工量达160人左右,既有效缓解了用工紧张,也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推动了中印劳动力融合发展,解决了当地工人就业。
项目施工伊始,印尼项目招收的钢筋工来源分散,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工人无系统绑扎经验,效率慢,操作生疏,容易扎错、漏扎,绑丝松散,导致绑扎产量偏低,影响整体施工节奏和进度。
针对这一情况,中方管理团队迅速组织“现场教学提升行动”,安排有经验的中方钢筋工和翻译组成教学小组,采取“手把手、面对面、分步骤”的教学方法进行带班指导。先在样板区进行标准化绑扎示范,绑扎好一榀标准样板钢筋,讲解绑扎流程、卡扣位置、扎丝力度和拉线定位等关键环节,再带领印尼工人进行分段实操,逐人检查动作,及时纠正绑扎错误和不规范手法。同时采用“小组竞赛+计量计件+额外奖励模式”,项目部每月评选表现优秀的印尼工人,发放沐浴露、牙膏等生活用品作为奖励,极大提高了印尼工人的积极性,让工人们在比学赶超中不断提升技能。
经过系统培训和跟班帮扶,印尼钢筋工熟练度明显提升,从最初绑扎速度慢、出错率高,逐步做到能够独立看图施工,绑扎质量稳定,速度稳步提升。钢筋绑扎从之前日均产量不足12吨提升至16吨以上,效率提升超过30%。板扎产量的提高有效加快了梁板预制施工进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增强了属地化施工队伍建设,为后续全面加快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已累计完成1814件预制构件的预制养护工作。经检测全部合格,正在陆续出运至施工现场。
此次预制任务的提前完成,充分展现了项目团队“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后续施工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项目整体节点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