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0日电 (张琦) 时光如白驹过隙,大学毕业的我,转眼来到求职的人生岔路口,有幸成为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石港项目部的一员。来到石港城际铁路,看着延伸向远方的预制梁“长龙”,我才真正意识到了新旅程的开启。
初入项目部,踏入工区,映入眼帘是一排排整齐的平房,地面上还留着灰尘与轮胎的印记,这是土地对忙碌的人与过往车辆留下的记忆,繁忙与热闹的景象赫然眼前。办公室区一侧,郁郁葱葱的果树与错落有致的灌木丛交相辉映,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建设者与自然的故事。
从前,我于别人的镜头中读风景,而这次作为工程的建设者、见证者与记录者,我将向别人讲述石港城际铁路的故事。
俯瞰整个工区,高耸的拌和站仿佛是这片热土的守护者,以钢铁之躯矗立于蓝天白云之下。混凝土与砂石的碰撞声不绝于耳,构成了工地上最生动的交响乐章。整齐排列的预制梁段静默着等待即将跨越山河、连接未来的使命,如卫兵般随时待命。工人们脸上洋溢着专注与坚毅,他们或手持焊枪,火花四溅中精心焊接着每一寸钢材,将零散的部件组装成坚固的桥梁骨架;或站在高高的浇筑平台上,操纵着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精准地注入模具中,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对高品质、高要求的执着追求。
镜头缓缓推进,预制梁段如巨龙般蜿蜒,傲然横跨于碧绿无垠的田野之上,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穿过田野、县城与村庄,我仿佛看到了农村的成长、城市的进步。
黄昏降临,漫步在项目部驻地的乡间小路上,两旁,翠绿的玉米秆挺立成行,宛如翠绿的屏障,轻语着丰年的喜悦。远眺,架桥机在夕阳余晖中忙碌而有序,机械轰鸣与乡野的静谧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卷。

作为新航一人,我深知肩上承载的责任与使命。我将把青春与热情奉献在这片热土,为不断讲好航一故事、传递航一声音而不断努力,与石港城际铁路互相见证成长。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