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新觀|多個産業帶祭出“殺手锏”,争搶家居企業落戶!
新的一年,廣東佛山、廣東東莞、江西南康、南通家紡、慈溪小家電等不同家居産業集群又将紛紛開始“高手過招”,對内推出高力度的産業扶持政策及多元化的賦能舉措;對外則積極響應市場發展,通過直播、電商等形式走出原産地,競争激烈程度想必将再創新高。家居産業作爲中國最具競争力的産業之一,已有近40年的發展曆史,但時代在改變,家居産業也要不斷向前,區域産業帶想要突圍而出,就要使出渾身解數,點燃發展“新引擎”。 不斷成長,中國五大家居産業帶 中國家居産業于上世紀80年代成型,伴随我國商品房的興起、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家居消費需求提高而快速崛起,同時借改革開放的春風走向全球,如今已逐漸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品類、不同特色的大家居産業帶。 家居新範式研究發現,近年中國家居市場的産能逐漸集中,形成了華南、華東、華北、東北、西部五大家居産業帶,有着100個以上的家居産業園區,集中了中國90%的家居産能。 中商産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華南和華東家居産業帶是規模最大的兩個主要産業區,兩地的家居企業加起來有近萬家。 除了這五大傳統産業帶之外,近年随着制造業成本上升、環保政策實施等影響,傳統産業集群也開始産生“産業轉移”的需求,向暫未形成産業集群的中部地區轉移。華南家居産業帶 以廣東珠江三角洲爲中心的華南家居産業帶,是我國家居産業最發達和最集中的地區,家具産量占全國 70%,具有産業起步較早、産業集群多、産業供應鏈完整、銷售市場發達、品牌效應強等優勢。 華南家居産業帶主要集中在廣州、佛山、中山、深圳、東莞、惠州等地,主要包括紅木家具、辦公家具、仿古家具、家具出口貿易、家具材料生産、定制家居等集群。去年,東莞與佛山聯合打造的“佛莞泛家居産業集群”,成爲了工信部公布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更将是全國首個“世界級家具産業集群”。 此外,廣州也素有“定制之都”的美名,業内一直流傳着“世界定制看中國,中國定制看廣州”,在已經上市的九大定制家居企業中,廣東企業占了 6 家,而廣州企業則占了4家。
該地區較有名的家居産業帶包括:杭州的辦公家具、蕭山的出口戶外家具、溫州的現代闆式家具、安吉的轉椅、紹興的軟床墊、義烏和湖州的傳統紅木家具、甯波的櫥櫃家具、海甯的出口沙發家具和嘉善的出口實木家具等。 華北家居産業帶 比較有代表性的産業區包括武邑明清家具大世界、涞水古典家具産業基地,兩個特色家具基地便奠定了冀派家具在全國的地位。 東北家居産業帶
西部家居産業帶 高手過招,産業帶如何突圍而出? 近年,随着地産行業進入調整期,下遊的家居行業也受到一定影響。家居新範式觀察發現,從去年開始,相關部門就高度重視家居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并發布了多個相關政策推動産業進一步升級轉型,以高質量發展帶動居民消費增長和經濟恢複。 可見,各地家居産業帶都想抓住這一波産業升級創新的機遇,進一步提升區域的産業實力和産業規模,以吸引更多優秀家居企業入駐。爲此,家居産業帶各顯神通,并形成了政府、協會、企業、電商平台等多方參與協同配合的發展機制,積極打造出自身的産業優勢。 首先,由區域政府帶領,進一步完善當地的政策措施,夯實家居消費的産業基礎,通過政策引導、搭建公共服務平台等形式,從産業基礎、營商環境、客商資源、傳播資源等多個角度爲企業賦能,提升當地家居産業的實力。 比如,江西南康持續推進“一網五中心”(南康家居産業智聯網、木材交易中心、創新設計中心、共享智能備料中心、共享噴塗中心和銷售物流中心),爲企業解決備料、設計、銷售等問題。 重慶則推出《重慶市智能家居産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計劃打造“1+1+N”現代智能家居産業體系,其中“N”是指構建N個新興産業集群,包括先進視聽、智能安防、智能衛浴等先進産業集群。 崇州去年也推出了推動智能家居和綠色建材的獎補标準,對于符合要求的相關項目和生産線,給予一定程度的現金補貼。 其次,通過“以商帶商”形成,以頭部企業的影響力和當地園區的配套服務能力,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入駐,通過滾雪球式的集聚效應,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壯大産業集群。 比如,椅鄉安吉在2023年提出了“1+N”空間布局,即1個綠色家居主園區、N個配套小微園,鼓勵引導相關企業入園。 廣東省廣清産業園也采用了類似的招商發展戰略,目前已經集聚了歐派、志邦、艾依格等一批家居行業的頭部企業,帶動了一批上下遊關聯及配套企業在園區集群發展;同時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完善産業園的配套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 再次,由政府背書,通過成立産業基金支持當地家居産業的發展。近日,由江西省國控集團、贛州市共同發起設立的現代産業引導基金正式揭牌,将重點投向現代家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打造現代家具先進制造産業集群。 早于2020年,崇州也出台了《崇州市支持智能家居和綠色建材産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其中也提到了将每年設立不低于3000萬元的智能家居(綠色建材)産業發展基金。 另外,除了政府的引導和布局之外,協會、企業、電商平台之間也通過更緊密合作,來推動當地家居産業“走出去”。 一則,是積極打造産業帶IP,将品牌實力凝成強大聚力,提升當地家居品牌整體競争力和知名度,驅動當地産業揚帆出海。 比如,2023年初,佛山泛家居産業便正式發布“有家就有佛山造”産業IP,這一IP不僅能把佛山家居品牌與消費者緊密聯系,更能将佛山家居産業的影響力傳遞至全球,讓“佛山制造”成爲一張世界名片。 二則,是通過電商直播渠道來幫助當地家居産業“帶貨”。2023年“雙11”前夕,羅永浩帶着“交個朋友直播間”團隊來到南康盈海家博城開展直播,在當地家居協會的引導下,共有200多家頭部企業和商家參與,直播成交額近千萬元。 扶持孵化,争奪新企業落戶 家居新範式認爲,家居産業帶近年如此積極進行招商引資,不僅能夠提振當地産業發展,對當地家居企業、當地經濟、園區發展等都有很大裨益。 一方面,産業集群可以将更多上下遊企業捆綁在一起,對于家居企業而言,産業鏈聚集程度越高,越能減少企業之間的經營成本,還能讓企業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扶持,提升雙方效益。 另一方面,“招商引資”招攬的并不僅是企業和資金,還有人才和技術,當地家居産業鏈的協同發展,也能帶動産業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斷細化,進一步增強集聚體自身的競争能力。 最後,通過産業鏈的“鏈式效應”,可以有效地促進地方就業、拉動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稅收收入等,這也是各地政府如此賣力支持的主要原因。 家居新範式觀察發現,各地政府都提出了不少扶持政策和獎勵政策,加速推動當地産業帶的發展,主要包括稅收優惠、補貼扶持、惠企服務等不同方面。 以福建省南安市水暖廚衛産業集群爲例,針對當地各大園區的招商,南安市出台了《鼓勵企業入園若幹措施》,從廠房購置、租賃、貸款貼息、貢獻獎勵等四個方面給予補助,單家企業最高補助可達200萬元。 去年,東莞厚街、大嶺山産業集群也發布了産業集群試點培育資金支持,其中提到了對新遷入厚街鎮并經市認定爲總部企業的家具企業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而佛山市政府則以“有家就有佛山造”爲“金字招牌”,在2023年面向民間資本的示範項目推介會中,提到了相關部門在營商環境、政策法規方面支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由此可見,除了“留強”之外,産業鏈也在積極“招新”,傳統家居産業帶正面臨着升級優化的窗口期,隻有增強實力,才能在未來的家居行業中立足。 結語 随着家居行業的競争變得越來越激烈,家居産區之間的競争也在不斷升級,從原來的政策發力,到現在的搶企業、搶資金、搶人才,已經漸漸進入到白熱化程度。 不過對于家居企業而言,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力,企業可以借助營商環境、産業政策的改進,以及産業園區的賦能行動,獲得更多轉型升級的助力。 未來,伴随市場集中度的上升,企業和産業帶之間的關系也将變得更爲緊密,對于企業而言,選擇适合自己的産業關系網,也能幫助自己赢得更大的份額,如何實現“雙赢”是家居企業更需要思考的問題。 責任編輯:共工社 |
上一篇:脆皮年輕人,愛上泡溫泉
下一篇:2024年,新能源汽車往哪卷?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