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财經局 :彙付天下被罰|中小型支付機構的困境
2023-12-21
1302
來源:華博商業評論
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挂網公布了三則處罰信息。其中銀罰決字【2023】87-89号顯示,上海彙付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彙付天下”)因違反機構管理規定、違反商戶管理規定和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等9項違法行爲被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91萬元,罰款3172萬元。
彙付天下的兩名工作人員鍾某波和穆某潔也因爲對上述違法行爲負有責任被分别處以10萬元和11.5萬元的罰款。這位穆某潔正是彙付天下總裁穆海潔,欺負有責任的違法行爲包括: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别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和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
自2021年退市以來,從“第三方支付第一股”的神壇跌落的彙付天下似乎低調了許多,但時不時因爲被罰而引發關注。事實上,這并不是彙付天下退市以來第一次被罰。
2022年1月,彙付天下旗下的上海彙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因存在違反規定将外彙彙入境内;未按規定在合作銀行開立備付金賬戶;未按規定采集和報告相關信息資料;未按規定進行國際收支申報;阻礙外彙管理機關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或者調查5宗違法事實,被國家外彙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對上海彙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罰款447萬元人民币。
兩次受罰均表明,彙付天下有意回避監管進行交易,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僅公司被處罰,連公司總裁都未能幸免。
不僅如此,黑貓投訴上顯示,彙付天下近30天的累計投訴量爲382條。不少用戶反映彙付天下存在扣押金、亂扣費的現象。
就在12月20号,彙付天下新增的9條投訴中,就有5條是關于彙付天下不退還299元押金。在剩下的投訴的消費者中,有一位消費者表示彙付天下旗下的Fusion的彙付錢包賬戶一直扣管理費,但自己找不到方式撤銷。另一位消費者則表示自己被微信小程序彙繳費聚旺商務騙錢,想要讓彙繳費退錢也沒有渠道。
從規避管理進行“灰色交易”,再到想盡各種方法從消費者身上“薅羊毛”,彙付天下似乎有着非常大的創收壓力。
數據顯示,2017年,彙付天下全年交易額達1.14萬億,實現盈利1.33億元。2022年,彙付天下的年交易規模據稱已經超過2萬億元。由此推算,彙付天下的2022年的淨利潤應當突破2.3億元。
但這隻是理想情況,在退市前彙付天下不僅股價長期破發,經營數據更是全線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彙付天下實現營收17.11億元,同比下滑9.3%;實現母公司擁有人利潤爲-1.1億元,同比下滑179%;經調整淨利潤8464萬元,同比下降45%;公司毛利爲3.41億元,同比下滑26%。
盡管2022年彙付天下的交易規模有所增長,但對比退市前的下滑和上述的各種違規行爲,彙付天下如今的業績恐怕不容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黑貓投訴上位客戶稱彙付天下亂收取費用,自己刷卡POS消費 26320元,收取手續費770元。而根據今年5月彙付天下公布的最新費率,彙付天下的費率已被上調至2.49%,以及流量費99元。由此計算,彙付天下應當收取的費用約爲754元,即使是這個價格恐怕也難以另該消費者接受。
這并不是彙付天下第一次上調費率,有業内人士透露此前彙付天下就分批次漲價,從0.99%一路漲至2.49%。
有分析指出,彙付天下上調費率可能受多方面影響。一方面,市場競争激烈,中小型支付機構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客源緊缺。另一方面,監管趨嚴,各大支付機構的獲利方式受限。例如,信用卡TX業務的交易量因監管壓力被逐漸壓縮。
上半年,網傳上海正在落地“一碼一機”。據悉,這會進一步限制信用卡提額,影響支付機構創收。
有評論擔憂,在市場競争和監管壓力下,彙付天下的處境會越發艱難。 責任編輯:劉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