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報網陝西電 (許衙評)3月25日,陝西代表團一行在中華姓氏文化聯合會顧問、陝西省公共關系協會會長陶利明、名譽會長權裕的帶領下,風塵仆仆,從鹿邑來到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煤窯新村的班超紀念館,舉行祭拜古絲綢之路先驅班超活動。洛陽市班超紀念館館長許明主持儀式。

     

大家來到位于班超文化園的班超墓冢,敬獻鮮花,焚香祭拜,全體三鞠躬緬懷,同時鳴炮祈願。

陝西省公共關系協會會長陶利明緻辭。他說,班超是東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敕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他以洛陽爲出發點,暮年榮歸洛陽,去世後葬于洛陽北邙。大家對班超具有開拓進取、果敢勇毅的智慧思想,高膽遠矚、多謀善斷的曆史眼光、固疆戍邊、融合共進的家國情懷,胸襟博大、明月入懷的人格力量所折服。他的曆史功績值得我們華夏子孫好好學習和深切緬懷。

中華姓氏文化聯合會文創委員會主任、著名軍旅作家袁銀波向班超紀念館捐贈了《班氏演義》等書籍後說,班氏文化是典型的宗親文化,耀目的地域文化,精彩的傳統文化,優秀的中華文化。它的典型,是在于一個姓氏,一個家族,僅東漢年間,就湧現了那麽多曆史名人,尤以‘四班’最有代表性;它的耀目,是因爲這些班氏先賢,不僅‘子承父業,妹繼兄志’完成了《漢書》的撰寫,而且威震西域,安邊固疆,延伸和拓展了絲綢之路;它的精彩,是在于這個家族的曆史,其實是一出十分曲折離奇的悲喜劇,是一部進行家風教育、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教育的活教材;它的優秀,是在于它能有中華名人的代表,能聚民族曆史的精華,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它不比任何帝王将相家族史遜色。

據共工日報社記者了解到,爲了做好本次祭拜班超活動,遠在昆明的《班寨》品牌創始人、茶文化愛好者和傳播者、資深茶人、中華班氏宗親會秘書長班淑珍,聯系洛陽當地愛心人士購買祭祀用品,協調周一閉館的班氏博物館得以開館,彰顯了一顆無私奉獻的赤誠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