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報貴州消息(王波 賈華) 4月18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黃泥塘鎮安坪村幹橋組的幹橋小河邊,一套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剛建成投入使用,曾經的髒亂差已然消失,村寨角落散發出的惡臭味被清新的花香味取而代之。

“這種新型污水處理系統是我們最新的發明專利技術,建設時隻需一次性投入即可長期受益,建設時不占地,建成投入使用後不用電,也不需要維護,而且污水處理效果好。”負責技術指導的貴州福鑫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兵,一邊指着出水口清澈的終水,一邊介紹這種新型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原理。

據了解,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是民建貴州省委四支部會員薛秘的技術團隊開發并于2022年底獲得的發明專利,該團隊緻力于農村養殖場畜禽糞污、鄉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廁所糞污處理,這一新技術是首次在大方縣農村示範建設使用。
“以前這裏是一片亂石坡,雜物、垃圾滿地,現在成了一處後花園。”當地群衆都連連點贊。在幹橋小河邊的示範項目處,曾經的垃圾坡變成了一塊塊花園,地下是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地面綠植繁茂,一簇簇鮮花開得正盛。

無獨有偶,該鎮羅莊村大沖組羅應恩的家門前,過去的垃圾場,如今變成了污水處理場和取小花園,花園土層下面,污水處理系統24小時不間斷處理他家排放的生活污水。院子裏,孫子随意爬行玩耍,身上一點泥水也沒有,他則在一旁翹着腿,悠閑地吸着煙。
“過去我們都是随意排放,廚房、洗衣服、沖廁所都是直排房前屋後,家裏倒是幹淨了,可屋外卻臭烘烘的,在門口乘涼都受不了。”羅應恩坦言,過去沒有環保意識,爲了方便,生活污水随意傾倒,如今建起了污水處理系統,門口不臭了,孩子也可以在院裏嬉戲打鬧。

據徐兵介紹,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系民生工程,可以助推生态文明建設與鄉村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生态文明建設。從根本上解決鄉村生活污水污染環境難題,建設環境優美、生态宜居的美好鄉村,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所謂碳綜合,就是将全球溫升穩定在一定的水平限度内,意味着‘淨’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大緻下降到零,即大氣中排放和吸收的溫室氣體之間達到平衡。傳統的污水處理是利用各種複雜的技術手段來實現污水中污染物質的分離、降解和轉移,是一種消耗能源的高碳排放過程,這顯然與碳綜合目标相悖。”徐兵說,爲了實現綠色低碳的重要目标,加快發展培育綠色低碳經濟增長新動能,降低污水處理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實現污水處理過程中的碳綜合目标意義重大。應用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技術可以有效地處理鄉村污水,從而達到美化鄉村、改善鄉村生态環境、提升群衆生活質量目标。
畢節市生态環境局大方分局局長陳松介紹,在農村,很多地方沒有污水處理系統與排水渠道,生活污水排放比較随意。生活污水對于鄉村生态環境産生了一定的影響,這極大地影響了鄉村經濟發展以及當地群衆的身體健康。

随着鄉村經濟的發展,生活污水量也逐漸增加。但由于村莊分散的特點易導緻污水不集中,難以集中收納處理,也沒有處理效果比較理想的先進技術,鄉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和能力堪憂。幹橋小河一帶産生的生活污水,以前就是直排到河道裏,直接影響到下遊的大型湖泊以及鄰近部分群衆的飲用水源,曾被上級生态部門列爲督辦案件。
“這種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技術在幹橋小河的示範使用,使當地68戶人家産生的生活污水都集中收集在這裏進行淨化處理,目前示範效果不錯,待運行一段時間經過一系列檢測數據論證後,如效果一直保持良好,則大力推廣應用該技術。”陳松說。
“這出水很清亮,我捧起水來聞了聞,什麽異味都沒有,處理效果不錯。”在羅莊村大沖組羅應恩家院壩邊,黃泥塘鎮黨委書記王盧前來查看該系統的運行情況,走到處理終水出水口的地方,他雙手捧起一捧水湊到鼻前聞了聞,水清無異味,使他連加贊歎。

徐兵拿出兩個礦泉水瓶,分别從該系統的進水端和終水端各取出一瓶水讓大家觀察,發現進水端那瓶水嚴重渾濁發黃,感觀很是不佳,聞之有一股糞臭味。而出水終端的那瓶水感觀和礦泉水沒有什麽兩樣,可以直接回收用于洗手、洗衣、拖地、洗車、澆灌莊稼等。
“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多項特點:工藝技術成熟、可靠、可行,全程用活性碳纖維膜物理原理淨化,無化學添加;建設投資少,零維護,使用壽命長;規模和工藝配套因地制宜,不但不占地還可‘賺’地;實際操作簡單,無維護費用,便于管理,易于改造和擴建,便于分階段實施;創新技術、創新工藝,簡單易行,容易普及使用;節能減排,有效控制污水污染環境;除磷脫氮,終水可回收再利用,達标排放。”徐兵說。

在羅應恩家院壩邊,畢節市生态環境局大方分局的工作人員拿出污水檢測快檢包,現場在處理系統的出水終端取出一瓶水樣,用PH試紙、試劑、藥劑等,對水質進行快檢。得出的結論是COD、氨氮含量均達标,超出了該系統的設計預期指标,達到了農村污水排放一級B标準。
“鄉村畜禽糞污處理、群衆生活污水處理是當今農村的一大難題。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技術的應用,不占地、不用電、不維護,地下是污水處理系統,地面還‘賺’得一塊菜地,種蔬菜都夠一家人吃了。院子變美了,環境變好了,人居改善了,該項目可以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建設結合起來同規劃、同建設、同投用。”王盧說。

這項技術的開發團隊表示,該技術項目示範運行成功後,可以在全國廣大農村推廣應用,結合鄉村振興、美麗鄉村配套建設,實現廣大農村全覆蓋全受益。
同時,爲了完善和提升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功能,下一步,該企業将組建大數據研發團隊,針對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前的來源、處理後的水質、流向等情況,開發出可溯源、實時監測、精準分析等一系列處理系統,使農村的污水處理真正意義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延伸解讀: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工藝原理:采用碳綜合無動力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在不需要耗費大量能源的前提下,有效分級分類處理鄉村污水,使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标準。
該系統技術通過厭氧、兼氧、好氧、填料池、二沉池預處理,有效降低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濃度,以減少後續接觸氧化處理階段的負荷,接觸氧化階段充分利用地勢高差通過高空濺水充氧以及濾池底部空間自然通風充氧,以提供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所需的溶解氧,從而達到有效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此外,還可根據接觸氧化階段出水水質處理情況,将植物引進到處理系統中,以吸收污水中的氮氯、磷等營養元素,進一步淨化水質。該系統技術應用靈活,可以根據污水的特性、當地的自然環境、水質處理要求等污水處理工藝因地制宜自由組合,以達到最佳的處理狀态,實現“零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