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紅書APP等平台上,輸入美呗醫美,随即會看到很多涉及其“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醫美機構審核不嚴”、“虛假宣傳”等問題的筆記。與此同時,“美呗醫美,高端醫美嚴選平台”“因爲嚴選,所以高端”“中國兩大醫美互聯網平台之一”這樣的宣傳口号很響亮。美呗醫美的“雙面”形象究竟是如何誕生的?記者梳理了幾類美呗醫美遭到消費者質疑最集中的幾個問題:
一.用戶信息隐私外洩
消費者在選擇醫美服務之前,通常會先甄選一家靠譜的醫美機構,于是爲了滿足消費者需求,醫美查詢平台紛紛登場。美呗醫美APP就是其中之一。互聯網時代,用戶使用查詢平台,最關心的就是能否隐私保護。美呗醫美APP官方也承諾“全程隐私服務,杜絕信息外洩”,但實際上,有多位消費者投訴:在美呗醫美APP上查詢同城有哪些好的醫美機構可以做某個項目時,頁面上明确标注“查詢免費,本頁信息已加密”,但在輸入了手機号碼等個人信息之後,微信和電話都收到了很多醫美機構的聯系,造成嚴重騷擾。在App Store評論區也出現了多條含有“騷擾”“隐私”“垃圾”等字眼的評論。

記者書面采訪了美呗醫美公司,問及有關“應用程序用戶信息疑被洩漏,注冊後的消費者随即收到很多醫美機構的電話騷擾,美呗如何解釋?”美呗回應:“我們對保護用戶信息有一套完整的行爲規範,所有動作均在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征得用戶同意的前提下進行的。”“如果有個别用戶收到多家醫美機構的聯系,這其中不排除有通過非美呗平台聯系到用戶的情況。”根據如此多的客戶投訴事實,難以相信投訴人均因非美呗平台洩漏信息。
二.平台上醫美機構資質混雜
在美呗醫美官方網站有如下介紹:“美呗作爲中國科學醫美嚴選平台,目前美呗平台已有2000多家證件齊全的醫療美容服務機構,12000餘名醫生資源,通過術前/術中/術後的1對1專業醫美咨詢服務、嚴格的機構入駐門檻、嚴苛的平台發布信息标準,以及完善的術後保障體系,爲求美者提供專業、安全、可靠的醫美選擇。”這也是美呗在對外宣傳時最引以爲傲的資質審核環節,聲稱醫美機構入駐美呗通過率小于10%,僅爲同行的1/5,但遺憾的是,“科學嚴選”之下仍有漏網之魚,而且漏網之魚還不少。
紹興維美美容醫院被曝出器材、材料資質缺失,成都奕後心美眼整形醫院情況更爲糟糕,未獲得公共資質、藥品、器材、材料等相關資質。令用戶更爲擔心的是,兩家被曝光的醫美機構還隻是冰山一角。

除此之外,據《港灣商業觀察》報道,美呗醫美上存在超規經營、無資質營業、營業執照過期的醫美機構。如無錫蘇亞整形醫院在美呗醫美平台登記的執業許可期限是2020年11月6日至2035年11月5日,但是該機構提交的執業許可證上登記的許可期限則是2015年11月6日至2021年11月5日。就此記者向美呗醫美公司求證,得到這樣的回應:“與無錫蘇亞整形醫院簽約時,對方具備《企業工商營業執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核心醫師資格證、執業證、廣告審查證明,是證照齊全的機構;在合作後期,由于系統故障,出現許可期限的問題,在媒體報道後,我們立即做出下架處理,并對系統進行了升級”。然而,無論是系統故障還是輸入錯誤,美呗并沒有盡到平台證照信息的審核責任,這是無法辯駁的事實。
三.平台上部分機構涉嫌使用非法藥械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22年03月31日,美呗因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條第一款“醫療器械廣告的内容應當真實合法,以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注冊或者備案的醫療器械說明書爲準,不得含有虛假、誇大、誤導性的内容”的規定,被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并罰款40萬。

此外,據媒體報道:美呗平台上的醫美機構還存在非法藥品的使用情況。比如,用于醫學齒科牙種植的“韓國登騰”和“瑞典諾貝爾”,目前在我國隻獲得進口醫療産品注冊,并未獲得醫療企業經營許可證。而據媒體報道,目前美呗平台上很多醫療機構在違規使用此類産品。

縱觀整個醫美行業,可以看出,美呗存在的種種問題并非個例,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共同挑戰。總體來看,美呗醫美作爲互聯網醫美平台,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合規經營,正視保護消費者權。一個創造價值的商業模式必然要建立在多方共赢的基礎上,而不能爲獲取流量疏于監管審核。2022年,美呗醫美創始人兼CEO龔連勝在發布會上揭露了“行業八大坑”,看似在警醒大衆,然而根據媒體報道和投訴平台的信息來看,美呗也沒能逃離醫美的這些坑點。行業不需要這樣響亮的口号,需要的是切實和落實消費者保護權益。
來源:中國科技投資
共工日報社财經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郵箱地址:Vgong@vip.qq.com